连接国际网,畅通专利路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深入推进专利审查国际间工作共享类合作项目,一方面延展既有合作网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尝试创新合作模式,更好地服务创新主体精细化需求。本版选取专利审查高速路(PPH)、中欧PCT国际检索单位试点、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PCT CSE)、中韩联合检索试点(CSP)4项重点合作项目加以介绍,展示其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走出去”的有力助推器。
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7.1%
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0万件,同比增长17.1%;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2万件,其中国内申请人提交6.7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7.7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3.2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14375件,同比增长72.8%……记者从22日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符合预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创造性判断如何把握“相反技术启示”
创造性“三步法”最关键的一步,是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给出将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这种技术启示会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所述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要求保护的发明。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专利质量数量双提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创新课题组发布《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20)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量保持高增长态势,但专利集中程度依然偏高;专利质量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创新企业的区域聚集特征进一步显现,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集聚特征尤为明显。
用好专利信息 助力脱贫攻坚
专利信息作为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具有独特优势。2014年至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下称文献部)以发挥专利信息的创新推动作用为切入点,在中西部17个省区开展了专利信息帮扶、西部省区专利信息特色应用、专利信息传播利用能力培育等项目,帮助中西部地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稳健前进。
时代拓灵:专利有保护,余音方绕梁
“在众多专利和标准支撑下,我国音视频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北京时代拓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拓灵)副总裁郭红阳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识别、VR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音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安上加速器,而时代拓灵乘机成长起来了。
专利申请中各类人的界定及关系
在专利申请中会涉及到多类人,对于非专利领域人员或者入门人员而言,时常会搞不清楚各类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专利申请中最常被提及的几类人——发明人、设计人、申请人、专利权人、联系人以及委托人究竟是怎样定义的?互相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钢铁行业两业融合须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近年来,在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的驱动下,钢铁行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下称两业)深入融合的应用效果明显,但仍需规避知识产权风险。11月5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世界金属导报社承办的“202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暨钢铁制造的服务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举行。来自行业协会、钢铁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工程设备公司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以党建引领高标准专利信息服务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的意见》部署,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全面推进模范机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