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智造”清洁之家
2022-08-24
编者按
为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大力扶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创新势头愈发强劲。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为发挥示范作用,本报开辟“走近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栏,讲述“小巨人”企业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故事。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技术革新,扫地机器人以其更智能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香饽饽”,并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进入该赛道,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追觅科技)便是其中一家。成立5年来,追觅科技凭借其创新发展理念及核心专利技术,逐渐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2021年,被江苏省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技术,在不断试错中行进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追觅科技创新基因从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俞浩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所创建的“天空工场”一直携带。2017年,追觅科技成立后,正式开启了“追觅”科技创新之旅。其中,追觅科技打造的首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一经上市即成爆款,在智能清洁市场上获得了一批拥趸。而当时市场上已有美的、海尔、戴森等国内外老牌产品,追觅科技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正是其背后专利技术的支撑。
传统技术中,为了实现扫地机器人的湿拖地面功能,往往采用被动渗水或泵出水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用户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水、渗水等问题,造成极大不便。为打破这种局面,俞浩带领团队通过不断试错后,提出在扫地机器人上设有水雾化装置和控制水雾化装置的控制电路方案,使得扫地机器人运行时,驱使水雾化装置喷水,而扫地机器人停止运行时,水雾化装置将停止喷水,进而达到扫地机器人出水可控的效果。
取得技术突破后,追觅科技乘胜追击,在扫地机器人及其工作场景判断方法、扫地机器人滚轮故障检测等方面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并形成了良好的专利布局。仅2017年,追觅科技就提交了专利申请24件。正是凭借这些专利家底,追觅科技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在智能清洁领域闯下一片天地,为其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甚至是群体试错的过程。”追觅科技知识产权部总监蒋策如是说。在他看来,只有在技术试错中才能熔炉试金。此外,公司“创新茶话会”也是激发技术创新的机制之一。蒋策介绍,公司于2020年创立“创新茶话会”以来,每周团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最多一次可产出创新发明点100余条,覆盖公司的多个业务产品。截至目前,追觅科技通过“创新茶话会”累计诞生创新点3000余条,经过知识产权部门整合完善后,共提交专利申请200余件。
全球布局,构筑严密保护体系
其实,在深耕智能清洁领域过程中,追觅科技也曾遭遇过专利纠纷。2020年7月,成立不到3年的追觅科技面临专利技术战——国外一家智能清洁领域企业给追觅科技的经销商发出“追觅V9”和/或“追觅V10”旋风真空吸尘器侵犯其专利权的警告函,并要求第三方电商平台下架追觅科技有关吸尘器产品,由此引发了双方一系列专利纠纷。面对头部企业发起的专利狙击,追觅科技积极应对并展开反击,最终在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诉讼全胜的记录。
“正是得益于我们快速积攒的专利储备和前瞻性的专利布局,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无惧专利狙击。”蒋策表示,上述的专利纠纷也让追觅科技愈发感到要成为技术领跑者,而非追随者。目前,追觅科技已在扫地机器人、高速吹风机、洗地机及吸尘器等主要产品上形成了竞争优势,并在高速数字马达、单目机器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领域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这其中,高速数字马达是追觅科技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其自主创新的起点。回忆起发明创新的过程,俞浩感触颇多:“公司创立之初,在智能清洁领域,国内高速数字马达的发展和国外的技术差距较大,而掌握高速数字马达的核心技术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追觅科技的第一款10万转速/分钟的高速数字马达,当时初创团队耗时3年、历经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才创造出来。在这之后,追觅科技稳扎稳打,从10万转/分钟、12.5万转/分钟、15万转/分钟,再到研发出18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的核心技术,俞浩带领团队一次次创新,突破着技术的“临界速度”。截至2022年8月12日, 追觅科技在全球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87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979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343件,在全球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496件,并将诸多创新技术应用到一系列智能清洁产品中,占据市场一席之地。
加强管理,技术质量源头把关
经过5年的发明创造,如今,追觅科技已在知识产权方面已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对于追觅科技来说,提升专利质量,涉及创造、申请、代理、审查、保护和运用等各环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提升专利质量,追觅科技从其知识产权部、研发部和市场部抽调一批业务骨干成立了知识产权评估中心,在提交专利申请前,企业内部对相关技术方案进行市场评估,分成ABCD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将决定该技术是否提交专利申请,从源头把好专利质量关。
“获得A等级的,公司内部将开展两级审核;而获得B和C等级的则只需一级审核;D等级的则可能需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蒋策介绍,在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公司还会从多个维度对相关专利进行评价,评估该专利权利的稳定性以及其整体价值。而对于产品的替代技术、关联技术,以及下一代的演化技术,他们还会做一个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一步贴合市场的需求,做好全球化的专利布局。“产品研发中,不仅要看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还要从行业角度、产品的演化角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角度去看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专利包。”蒋策说。
“一项项技术突破、一件件专利申请的背后是追觅科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2%以上投入研发,并构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蒋策说。凭借过硬的创新实力,2020年,追觅科技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又于2021年1月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类)。研发团队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赋能区域创新发展重要力量,作为其中的一员,追觅科技站在新的起点上,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争当智能家电细分领域“小巨人”。(本报记者 陈景秋)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