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il@sc-iplaw.com
  • mail@sc-iplaw.com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

2022-11-11

“今天下单明天到”成为许多“购物达人”的新体验,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升级以及中国电商企业近十年来在智慧物流行业的深耕,我国快递行业逐步告别“汗水流淌”的传统模式,更新换代智能装备,快递的加速度也印证了我国智慧物流的创新发展。

电商应用促进产业崛起

仓储是物流链上的重要环节。我国仓储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人工仓储、机械化仓储、自动化仓储、智能仓储四个阶段。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快递业务压力与日俱增,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倒逼着快递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2016年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兴起,我国陆续出台政策,鼓励仓储环节自动化、智能化建设。2017年我国智能仓储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首次超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存量注册公司总数达到6911家,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与行业蓬勃的发展交相辉映的是,其专利布局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至2021年,仓储相关专利申请量连续突破2万件,申请总量跃居全球首位。

在整个物流产业中,仓储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KIVA公司于2003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KIVA机器人,其利用机器人顶升升降托架将货物举起,根据无线指令的订单将货物所在的货架从仓库搬运至员工处理区,从而实现 “货到人”拣选优势。美国亚马逊公司注意到KIVA机器人的优势,于2012年收购KIVA公司并应用在其仓库。KIVA机器人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这种新式的拣选方式在国内巨大的应用前景。

专利布局护航创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相关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涌现了一批类似于KIVA仓储机器人的箱式机器人(ACR)。例如,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柔创新)于2017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涉及箱式ACR机器人,其创新性地将托架与机器人底盘一体设计,并在托架上设置分拣机械臂。随后,海柔创新抓住ACR的先发优势,布局了一系列专利,如在底盘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等,目前,其相关专利申请100余件,布局专利涉及美日欧韩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国内仓储机器人企业在电商物流场景中经验逐渐成熟,头部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版图。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智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物流布局。其自2017年开始在海外布局专利,涉及仓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机器人自主导航、人工智能路径规划等,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市场的机器人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极智嘉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出口全球多个地区。京东公司也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对物流场景进行改造和革新。截至目前,京东公司提交与AGV无人车、无人仓库相关的专利申请2000余件。

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极大提高了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商场景的智能物流赛道外,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已经布局智能工厂业务。其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工业制造中参数的监控方法和装置”和“一种设备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都涉及获取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对应的产品数据,将电商物流场景转向工业物流场景。

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向智能化迈进的转型期,工厂中的智慧物流场景将是未来中国物流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群雄逐鹿的另一重要赛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带来的产业变革将继续上演。(方群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