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转让善意取得的认定规则——评火柴盒公司诉将作公司等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关于专利权的转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民法典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作为一种专有权利,专利权具有与物权类似的财产权属性,为保障专利权转让过程中的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专利权的转让原则上也应存在善意取得的情形。在专利权转让人并非真正权利人的情况下,专利权转让行为实际上构成无权处分,需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受让人方可取得专利权。
6882家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相关组织开展专利布局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周年专利统计报告(2013-2022年)》,系统介绍了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相关组织(下称共建国家)专利布局状况和显著特点,反映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主要进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蓬勃活力。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选服务业扩大开放实践案例
近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对外公布,关于“打造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释放数据要素内在价值”的经验做法作为特色探索类案例成功入选,并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进行发布,相关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提供了借鉴。
“遥遥领先”火了,申请商标要冷静……
9月25日,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发布会直播间评论区被华为用来形容自身技术优势的“遥遥领先”一词刷屏。而在此之前,已有10余家经营主体申请“遥遥领先”商标且部分已被核准注册,引发广泛关注。
粤澳两地签署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本报讯 9月19日,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澳门举行。会议期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签署《粤澳知识产权合作协议(2023—2025年)》。
网联车驶向创新“高速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等技术的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引擎。目前,我国已确立“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的新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刚刚结束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之路,车联网、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等话题备受热议。
新国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合规要素
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GB/T29490-2023)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供参照标准。
专利辟蹊径 盐田变良田
在阳光的照耀下,盐池水面上波光粼粼,由一块块光伏板、一根根支架组成的光伏阵列,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辉。这正是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下称华电新能天津)研发建设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这一电站在投产后,每年可提供15亿度清洁电力,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可满足1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以来达成许可近8000项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新的专利转化运用模式,对于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放大专利制度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呈现出哪些特点?